2017年可以说是环保政策年,在多项利好政策持续加码下,今年的环保产业发展迅猛。本文将2017环保行业关键词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如有不全,敬请谅解。
从2016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在河北省开展试点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批,2016年到2017年的两年间,中央环保督察已完成对全国31省份的全覆盖,问责人数超过1.7万。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批次、所有督察组的督察工作有一个共同点——“严”字当头,督察严肃、工作严谨、整改严格、问责严厉。对于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李干杰用“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加以概括。
走过6年立法之路、历经两次审议,环保税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这意味着我国运行38年的排污费制度将成为历史。
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法律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明确“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纳税人,确定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为应税污染物。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积极部署,切实行动,大气环境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与2013年相比,2016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已增加到84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重点区域,PM2.5(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都下降了30%以上,污染在减轻,蓝天在增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环保工作做出庄严承诺,再次奏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强音。纵观全国,回顾全年,不难发现,蓝天保卫战已经深深融入各地的环境治理工作之中。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臭氧污染……各地均使出“洪荒之力”,全方位狙击这些污染源。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等进行了部署。46个城市均已启动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并且有12个城市已有垃圾分类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有24个城市已出台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四年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而今2017年即将画上句号,全国碳市场启动终于进入倒计时的阶段。11月13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全国碳市场目前已进入审批程序,得到批准就会启动。
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根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20年,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规模可能超越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和环境权益类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约为3.5万亿美元。而中国将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大市场。目前,相关企业已经做好准备,碳市场是否能如期启动,让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共同拭目以待。
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例会的两次审议,历时半年,改动多达56处。其中,去年底开始推行、受到多方关注的河长制被写入该法,以强化中国各省、市、县、乡负责人对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的责任。而对于处于薄弱环节的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饮用水保护,新法也修订多项条款予以加强。
新版水污染防治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原法相比,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作出了55处重大修改,涉及河长制、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饮用水保护、环保监测等内容。
为不断完善我国土壤防治顶层设计,今年以来,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的持续推进。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交工作报告表示,今年将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7月14日至15日,行业法律专家们就草案展开密集的专题研讨。9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进行了初步审议,二次审议正在准备中。业内预计《土壤污染防治法》通过人大审议正式出台后,将开启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新纪元。
年初,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中,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定位要求之一,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如何保障天蓝山青水绿,将成为未来雄安这座生态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
11月23日,环境保护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透露,目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进入专家论证以及跟总体规划全面对接阶段。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多重利好政策不断加身,环保设备制造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的支持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意味着环保装备制造业春天将到来,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防治装备、土壤污染修复装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等九大领域也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