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财政部官宣下达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合计约210亿,其中有10个城市将收到超10亿拨款,分别是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无一例外均为北方城市。而这也符合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一贯的使用方向,即减污降碳与清洁取暖改造。详情见下表:
对比2022年(207亿),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略有上浮,且在资金分配进一步朝着大气污染防治需求迫切的地区倾斜。如江苏的预算已从5.2亿降至0、湖北从4.3亿降至69万,侧面反映出这两地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已获得明显成果。
横向对比来看,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较水污染(170亿)、土壤污染(30亿)、管网(105亿)以及农村环境整治(20亿)都要高,而其中约134亿将用于清洁取暖改造。因此,尽管今年秋冬季大气治理方案并未出台,2022年末至2023年初这段传统采暖季,仍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
一直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截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收官,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已有明显改善,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5%,比2015年下降28.8%(目标18%)。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大气污染问题仍严重,加上“双碳”目标的推进也给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协同降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更细化的要求。于是,现阶段PM2.5与O3协同控制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路径,自然也是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
生态环境部于11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的三个标志性战役,划定成渝地区、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中游城市群五大重点区域。成为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之后,“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内容的首度延伸。
关于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生态环境部相关发言人此前表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接下来,将配合财政部安排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因地制宜推动散煤治理,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向,资金重点向农村低收入人群和困难民众倾斜。
本文转载来源:环保在线